2015年8月1日 星期六

電影觀後感 之 《Inside Out》中譯:腦筋急轉彎

先說,這部電影大大的出乎我意料之外

然後我忘記怎麼了,就好像吸入了一陣什麼煙

一醒來,就已經看完這部電影了





劇情大綱:

大腦裡面住了五種情緒:歡樂、憤怒、憂傷、厭惡、害怕。從出生開始只有歡樂,隨著年紀增加,生活經驗也越加豐富,漸漸地其他情緒也應運而生。

而五種情緒會建構出不同的情緒記憶,不過用不同的情緒回想,該記憶就會受到該情緒影響

電影主要角色是個小女孩,爸爸媽媽的情緒只是客串

故事轉折從歡樂與憂傷,因為意外而被抽離中控室開始

兩個截然不同的情緒,詮釋出了樂觀與悲觀的兩種處事態度

在設法回中控室的途中,遇見了主角小時候的幻想玩伴

經歷了一些意外之後,玩伴終究無法回到記憶中,而歡樂與憂傷也終於回到中控室

及時阻止了主角往悲劇的方向發展

結尾時,中控室團員,主角家人也大和解












觀後心得:(有雷,請斟酌)










預告片把電影詮釋的超歡樂的,我也以為超歡樂的,但事實上看完之後,我大大的改觀了

這不只適合給小朋友看,大人更應該看

在上面劇情大綱的部分,其實我少寫了很多,我克制著自己不要爆太多雷

故事應該是從家裡搬家後才真正開始,前半段都是故事設定的鋪陳

我覺得劇情讓我理解到的東西滿多,我不敢說是隱含,因為也許沒有,只是我個人的感受

電影的前半段,那個憂傷情緒真的超討人厭的,處處幫倒忙,而歡樂的情緒就像是班長一樣

處處指導大家做事情,生氣、害怕、厭惡都只有偶爾的一些想法,事情的最後都是歡樂在主導

由此可見,主角是個樂觀開朗的學生

但轉學之後,換了一個新環境,電影是用意外讓歡樂跟憂傷不見

這很寫實的把一個防衛心很重,不知所措的小孩,忘了歡樂,不顯現出憂傷,只剩下生氣以及厭惡保護自己,在睡夢中感到害怕

這個層面太寫實,幾乎可以套用在許多實例上面



而在大腦記憶區塊裡冒險的時候,巧遇了一個像是小丑的生物,說是小時候的幻想玩伴

我不知道外國人的生活,但從小不免有些自己跟自己玩得時候,我長大了,真的忘了,到底有沒有這種幻想玩伴的存在

但長大了我還是有這樣玩過,就在我服役的時候,我們幻想出來的是"小貞",但嚴格上來說,那不是"我"的幻想玩伴,那只能算是大家的共同話題而已

小貞就是七夜怪談裡的那個貞子,因為他會從電視裡爬出來,應該很可怕,但是我們有鑑於大家都是用手機看影片,所以如果貞子從手機螢幕裡爬出來,小小一隻,超可愛的阿!

所以我們就私自把他認定為我們新的小室友......



離題了

那個幻想玩伴本想憑藉著自己熟門熟路帶領兩個情緒回到中控室,但外在事件的破壞太大,以至於主角內心中的一些建設都崩壞了,能回去的路越來越少,主角小女孩也越走越偏

中間段落,憂傷還是個不太討人喜歡的角色,但是中後段開始,隨著事情的失控,他開始慢慢釋放出影響力

憂傷他自己也不懂為什麼,但就是做到了

結尾的部分,歡樂也終於了解有些事情只有悲傷可以處理,所以即使要讓記憶被悲傷影響,也還是必須去做,用歡樂的記憶是沒辦法修補的心中的傷痕的



我覺得這部電影有幾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

第一、小孩子也是需要時間整理自己情緒的

第二、憂傷雖然負面,但卻是在生活中不可少去的情緒

第三、厭惡與生氣只適合適時的表達,但不適合太超過

第四、在該悲傷的時候歡樂,就只是強顏歡笑

第五、悲傷藉由哭泣可以宣洩出心中的壓力



整體而言,我覺得這部電影其實是在訴說悲傷、哭泣、宣洩壓力的重要性

即使悲傷的人真的很討人厭,但不能否認的是,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繪有需要悲傷的時候

最後,我真的被預告片給騙慘了

看到最後我真的稍稍的哽咽了一下

差那麼一點點就哭著對螢幕說,妳能回家真的太好了(嗚嗚嗚嗚………





SO~

這部電影,如果你想要感動一下,快,可以訂電影票了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