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2月11日 星期二

印象派短評 之 《 流氓世家 》

有時候我很喜歡到網路上閒晃晃,看看短片,看看有沒有一些突如其來的驚喜。

就這種也不知道稱不稱的上好的習慣,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間,但偶爾也會有些意外的收穫。

比如這部聽都沒聽過,上網查了才知道是我出生後隔年上映的電影。

這歷史,太悠久了!




電影大綱:

一個地方角頭在地方利益分配不均的情況下被殺掉了,剩下媽媽與小孩相依為命。小孩長大後因為道義感很重,加上家庭背景的關係,雖然一心向善但還是惹禍上身,最後將錯就錯的一路錯下去。

來自百度百科的內容簡介:

阿义的祖父和父亲是江湖中人,重情重义,为邻里排解了不少恩怨纠纷,某日雨夜,不幸遭仇家杀害。
寡母摆面摊,含心茹苦地抚养阿义长大,不时告诫做人要循,规蹈矩,千万不可走上江湖不归路。
高中时代的阿义,品学兼优,与吴大卫结识成知己,大卫的父亲是将军,由于大卫曾和街头小混混起冲突,顾偷取父亲的手枪防身自卫。 大卫的家世特殊,在警局受礼遇释放,阿义是流氓的儿子,受歧视且遭修理,并被移送法办,此在阿义的心灵中造成伤害与阴影,也开始改变了他的人生观。
囚车内,阿义与黑道大哥番仔明铐在一起,明设法逃脱,义不得不相随奔逃,后经过内心挣扎,万般无奈之下,决定跟着明混迹江湖黑道。
义在江湖闯出明号,仍不忘 事母至孝,由于阿义成了警方全面追捕的对象,四处躲藏,谱出了江湖的辛酸以及爱恨情仇的悲歌,终于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。



短評:

對於李志希很眼熟,但卻沒什麼太深刻的印象。相較之下,反而是陳松勇讓我備感親切,怪哉。



這部電影,算起來,只比我小一歲,二十幾年前的電影,濃濃的台灣古早味,俗又有力。

電影從一個請求開始,帶出地方角頭的魄力,對於事情的果決,進而有了吃飯談事情的場面。

地方角頭講求的除了較不可靠的道義外,就是利益當頭了。為了利益,引發仇殺,說實在的,相較於艋舺的大陣仗出殯,這部電影幾乎直接帶過。

主角是阿義,流氓的孩子。但其實老爸死的時候,阿義還小,直接跳到高中階段,也沒幾個人知道他來自於前黑道家庭吧。

(補充一點,小時候阿義被罵流氓的小孩,與人打了一下,媽媽很反對瘋狂抽他,爸爸處理方式我就覺得還不錯啊。是流氓的小孩就流氓的小孩啊,又不是小孩的錯,重點是,打贏就好)

高中時期的阿義,橫看豎看都是個好學生阿,就是正義感旺盛了些,血型應該是A型的。

跟學校的公子哥槓上後,在正義感爆發下,又救了公子哥,公子哥是來自軍人世家,背景上不同,埋下了後面差別待遇的種子。

電影的轉捩點就在於那個警察身上吧我想,那種你家壞壞你就壞壞的想法,讓原本一個還不錯的小孩,徹底崩壞了。

在黑道亡命人的引路下,阿義正式踏入江湖。說到這邊,原本以為這亡命之徒只是逞凶鬥狠之輩,沒想到話頭一轉,還頗性情中人的。



在有人罩的情況下,阿義混的有夠好,整個主角威能。重道義又有實力,這樣的混混哪裡找?

整部電影,穿插著對現實的無奈,以及黑社會間的道義與利益的衝突,加上一條從求學階段延伸出來的愛情線。

說實在的,歹路唔湯走。在這電影的後半,淋漓盡致,畢竟看起來再怎麼爽的生活,終究是空,不會有什麼好下場的。

不知道是時空背景不一樣還是怎樣,電影後半段有點急轉直下,明明有些更好的方式可以解學問題,但偏偏就選了個最傻的。

為了結局。

結局的鋪陳有點刻意,突然冒出一個殺的是壞人,所以是好人的論點,太突兀。

但實際上,電影刻劃的,我想應該是社會的刻板印象。其實看起來,阿義的壞,都是被逼出來的。

小時候是白目同學的挑釁,求學時一次是為好朋友出頭,一次是出手救公子哥,跑路之後還是心繫在媽媽身上,對人客氣,感覺不是走江湖就是高材生的感覺。

要怪就怪那個作威作福警察先生的角色吧!



整體而言,故事本身意外的流暢,對於當時候黑社會的描述,似乎也頗到位。

補個吐槽點,那個殺父仇人再次出來的時候,都過多久了,打贏一個小夥子還要自曝自己殺過誰......整個很莫名其妙。壞人:魚市場那個太郎就是我殺的!哼!

是有多怕別人不知道?




古老片,沒有預告片,補個片段




好看度:★★★☆
( 意外的還不錯看,看來我對老片的接受度很高 )

女主角:★☆
( 當時候台灣電影女主角的風格,跟現在迥異阿 )

推薦度:★★☆
( 並不是每個人對這種題材的電影有興趣,殺時間或有興趣的話,可以看看這部爸媽那年代的電影 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